厦门大学法学院社会服务与培训中心宣传册      
       
   (2015年适用)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67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13人,占全职教师总数的64.0%;拥有博士学位的1918人。学校设有研究生院、27个学院(含76个系)和10个研究院,拥有3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7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76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83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拥有5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学科,26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已与英、美、日、法、俄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27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已与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大学合作建立了15所孔子学院。校园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已成为公认的环境最优美的中国大学校园之一。 目前,厦门大学正昂首阔步朝着“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厦门大学法学院      
      
        厦门大学早在1926年就设立了法科,是我国较早开办高等法学教育的院校之一。自1979年厦门大学复办法学教育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 厦门大学法学院已汇集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并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富有创新意识的学术梯队。全院现有专任教师84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4.5%。 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走学术建院之路,厦门大学法学院已形成较为明显的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      
      
   法学院的国际法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法学学科为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法学学科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三期重点建设项目,“国际经济法与台港澳法研究”、“国际经济法与海洋法研究”和“国际法律制度、两岸法律问题及和平发展研究”先后获准列入国家“211工程”第一至三期重点建设项目。学院现拥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3年)、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资格(2006年),先后设立了国际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法学理论、刑法学、诉讼法学、法律史学及财税法学等9个博士点,国际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法学理论、环境与资源法学、法律史学及财税法学10个硕士点和1个法律专业硕士(JM)学位点,以及法学本科专业,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法学人才培养体系。2008年,法学本科专业获准列入国家特色专业点建设立项项目;2009年,“财税法教学团队”被确定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在2006年、2009年和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厦门大学法学学科始终位居全国前十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高端课程培训项目      
       
   厦门大学法学院坚持“以学员为本、为学员服务”的指导思想,依托厦门大学法学院强大的师资队伍和学科优势,力求整合厦门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坚持以厦大的知名教授、博导、硕导为授课人,模块的丰富性及形式的多样化,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风格,高端却又接地气的培训特色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培训学员。提升了法律实务部门精英、企事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领导能力以及综合发展潜力,成为推动培训学员终身学习发展的重要平台。      
       
   项目特色        
        
   1.强大而敬业的师资阵容      
       
   近百位厦门大学全职教授及知名学者、实务专家、企业家精心定制并亲自授课。      
       
   2.精致的课程设置      
       
   一流的师资,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极富特色的案例教学,理论与实务结合,知识与能力并进。      
       
   3.严明的教学管理      
       
   秉承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以及先进的管理体制与完备的后勤服务      
       
   4.充分凝聚校友网络      
       
   多种多样的校友活动为学员搭建起交流平台,到实务部门交流经验,分享感受      
      
         
      
        
      
         
       
         
       
   培训项目      
      
   专项培训项目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新法解析)培训项目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必将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目的在于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手段;公正司法是核心;全民守法是目的。该项目深刻学习全面解读会议精神,结合新出台或是新修改的部门法适时推出的,使与这些法律实践密切相关的人群及时掌握新法的立法精神与核心内容,促进法律的正确应用。    
     
   公检法系统培训项目      
      
   公检法系统的专题培训班是本中心的核心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课程设计结合各层次实际,配备教授授课,课程设计突出最新立法、前沿理论和典型案例,并研究建立刑事侦查、民事纠纷处理、刑事检察工作的长效机制,力争在有限的培训时间里使公检法队伍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有一个大幅度提升,以应对和解决基层社会矛盾、科学进行机关组织管理、着力提高依法治国的能力。      
      
   行政系统培训项目      
      
   重在决策,赢在执行,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执行。“行政系统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提升培训班”从全面提升领导者的理论素养、业务本领、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出发,即关注领导者的理论素养及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行政系统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法律素养;提高领导干部的核心竞争力——执政能力。      
      
   纪检监察培训项目      
      
   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以及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执行能力和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司法部直属机关纪检监察领导干部素质,推进司法行政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高层次知识产权法律培训项目      
      
   本课程依托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的科研平台,聘请全国的顶尖专家进行授课,为政府组织、企业、律师等提供第一手的学术研究成果和量身定做的案例和实践方案;内容包括从理论剖析到战略、实战,全面讲授企业管理必备的知识产权运营技巧和行为规则;生动翔实地解析知识产权运营整个链条,致力于帮助企业降低在知识产权管理和创新投资的风险和成本,并为其提供新的盈利模式。      
      
   综合培训项目      
       
   
  
  
   司法机关领导者素能培训项目      
       
   依法行政与执行能力建设培训项目      
       
   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培训项目      
       
   提升自我与获得信任培训项目      
       
   战略与决策培训项目      
       
   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责任培训项目      
       
   舆论与公众媒体培训项目      
       
   领导力缔造与团队建设培训项目      
       
   宏观经济形势与社会热点培训项目      
       
   公共管理与前沿形势培训项目      
       
   领导力缔造与团队建设培训项目      
       
   人文综合素质提升培训项目      
      
   
  
  
         
      
        
      
         
      
        
      
   菜单式课程模块      
      
         
      
        
      
   [模块一] 公检法系统高端人才培训专题    
     
   
  
  
   1.风险行为的司法规制      
      
   2.婚姻法律制度新发展      
      
   3.劳动合同法疑难问题探讨      
      
   4.民刑交叉案件处理机制      
      
   5.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6.纠纷解决与法院审判机制的优化      
      
   7.证明责任分配之实务运用      
      
   8.方法论视野中的裁判过程      
      
   9.检察官的客观义务问题研究      
      
   10.犯罪人的分类与矫正措施      
      
   11.侵权责任分析      
      
   12.合同法的疑难问题:理论与应用      
      
   
  
  
  
  
   1.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      
      
   2.民事司法制度改革      
      
   3.新民事诉讼法的理解与运用      
      
   4.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      
      
   5.刑民交叉问题的解决路径      
      
   6.重大刑事案件评析      
      
   7.职务犯罪的证据运用与认定      
      
   8.行政法理论前沿与立法动态      
      
   9.行政复议的焦点与前沿问题      
      
        
     
   
  
  
  
  
   1.国际反避税问题      
      
   2.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的关系      
      
   4.国际税收协定中受益所有人概念认定问题      
      
   5.近年来中国税收立法问题例说      
      
   3.海峡两岸税法比较初步      
      
   6.中国公益性捐赠的税法问题      
      
   
  
  
  
  
   1.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与最新创新政策      
      
   2.对外合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对策      
      
   3.企业知识产权文化构建与培育      
      
   4.知识产权领域的金融创新与服务      
      
   5.专利的代理、申报与保护      
      
   6.声音商标的国外借鉴与制度构建      
      
   
  
  
  
  
   1.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的发展      
      
   2.和平不等于安全----中国周边安全分析      
      
   3.钓鱼岛争端及中国海疆问题      
      
   4.中国崛起与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      
      
   5.软硬实力与中国对国际法的影响      
      
   6.中国对外争端解决方略      
      
   
  
  
  
  
   1.公共管理的核心与前沿理论      
      
   2.危机管理与危机处理      
      
   3.电子政务与法院管理创新      
      
   4.公共政策分析      
      
   5.博弈论与策略思维      
      
   6.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责任      
      
   7.企事业领导者的法律思维      
      
   8.法治政府与中国国情      
      
   9.政府效能与公共法制建设      
      
   10.反腐倡廉与党政建设      
      
   
  
  
  
  
   1.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2.儒道思想与现代生活       
      
   3.道、礼的和谐与现代人际关系      
      
   4.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      
      
   5.孙子兵法与行政管理      
      
   6.音乐、美术、书法的欣赏      
      
   7.演讲与口才      
      
   8.国学、国运、全球化      
      
   9.沟通与说服      
      
   10.领导者的语言艺术      
      
   
  
  
  
  
   1.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      
      
   2.现代领导理念与领导力      
      
   3.组织绩效与卓越执行力      
      
   4.领导心理学:压力管理及自我调适      
      
   5.如何面对公众与新闻媒体      
      
   6.大数据时代的危机应对与管理      
      
   
  
        
      
        
      
  “证书颁发”管理      
       
  学员修完规定的课程,获得厦门大学法学院颁发的“领导干部素能提升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      
      
      
     
       
     
  师资力量    
     
  部分法学院师资      
       
  徐崇利: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国际法博士生导师      
       
  廖益新:厦门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教授;法学硕士,国际法、财税法博士生导师;      
      
  林秀芹:厦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法学博士,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博士生导师。      
       
  何丽新:厦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法学博士,民商法博士生导师。
朱炎生:厦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法学博士,财税法硕士生导师,      
       
  李兰英:厦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刑法博士生导师。      
       
  齐树洁: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诉讼法博士生导师。      
      
  徐国栋:厦门大学法学院罗马法研究所所长、教授;法学博士,民商法博士生导师      
       
  张  榕: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诉讼法博士生导师。      
       
  朱福惠: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宪法与行政法博士生导师。        
        
  蒋  月: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民商法博士生导师;        
        
  丁丽瑛: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民商法博士生导师,      
       
  刘连泰: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宪法与行政法博士生导师;      
       
  宋方青:厦门大学法学院立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法学博士,法理学博士生导师        
        
  周  赟: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法学理论硕士生导师。        
        
  郭春镇:厦门大学法学院法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法学博士,法学理论硕士生导师。      
       
  朱泉鹰:厦门大学法学院民商法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法学硕士,民商法硕士生导师。      
       
  李  琦: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法理学与宪法学专业,华语辩论的资深评委与权威专家教练。      
       
        
      
        
      
  部分其他学院师资        
        
  陈其林: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林擎国: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大学报(哲社版)副主编;      
       
  屈文洲:厦门大学金融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CFA);      
       
  朱冬亮:厦门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思政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喜乐: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邱崇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潘  越: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投资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赵  华:厦门大学统计系教授;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金融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简锦益:厦门京道书院院长、台湾东海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陈善昂: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法学院    
     
  电话:0592-2188200   18959208400  刘老师    
     
  0592-2186653  陈老师    
     
  0592-2185770  李老师    
     
  网址:law.xmu.edu.cn    
    
  Emal:floralm_87@xmu.edu.cn